原標題:
時隔10個月,,黑臉琵鷺再現(xiàn)惠州
觀鳥愛好者昨在大亞灣再次記錄到2只黑臉琵鷺
大家還記得今年1月初在大亞灣首次被拍攝記錄到的那3只黑臉琵鷺嗎,?隨著近期天氣轉涼,溫度適宜的惠州大亞灣又陸續(xù)迎來遷徙候鳥,。時隔10個月后,,11月1日下午,大亞灣觀鳥愛好者再次在白壽灣成功拍到了兩只黑臉琵鷺,。
這兩只黑臉琵鷺是否與今年初記錄到的屬于同一批,,接下來還會不會有更多黑臉琵鷺到來?期待觀鳥愛好者繼續(xù)觀測,、記錄,。
黑臉琵鷺升格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
今年1月13日,家住惠州大亞灣區(qū)的拍鳥達人賈儀(網名“地質公園”),,率先在淡澳河入�,?诎讐蹫宠F路橋下的灘涂上拍攝到黑臉琵鷺(全球瀕危物種,今年已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)的清晰身影,。1月17日,,大亞灣紅樹林城市濕地公園景區(qū)聯(lián)合大亞灣區(qū)藍色海灣公益協(xié)會以及大亞灣觀鳥愛好者,組成黑臉琵鷺調查小組一路“追鳥”,,對公園一帶劃區(qū)域排查,,最終確認在公園與白壽灣區(qū)域共發(fā)現(xiàn)2只黑臉琵鷺。據(jù)惠州相關專家認定,,這是惠州首次記錄到黑臉琵鷺,。
今年1月19日,黑臉琵鷺首現(xiàn)惠州大亞灣經《惠州日報》及惠州頭條APP等媒體平臺報道后,,引發(fā)社會廣泛關注和“追鳥”熱潮,,眾多觀鳥愛好者到大亞灣白壽灣灘涂、紅樹林公園追鳥,、拍鳥,。當天下午,賈儀觀測拍到了3只黑臉琵鷺,,比此前多了一只,。
據(jù)了解,這幾只黑臉琵鷺在大亞灣境內持續(xù)留守了兩個多月后,,于4月初飛走了,。按照黑臉琵鷺生活習性,,他們應該是往北飛往繁殖地。
11月1日拍攝到的黑臉琵鷺,。
觀鳥愛好者再次在大亞灣拍攝到2只黑臉琵鷺
近日,,隨著天氣轉涼,漸入深秋,,又到了一年一度候鳥遷徙的季節(jié),。“黑臉琵鷺還會不會來大亞灣呢,?”今年中秋節(jié)剛過,,有心的大亞灣觀鳥愛好者們便“蠢蠢欲動”,想念今年初來大亞灣作客的黑臉琵鷺了,,并在日常觀鳥,、拍鳥活動中留意它們的身影。
念念不忘,,必有回響,。讓大亞灣觀鳥愛好者驚喜的是,持續(xù)多日觀測后,,11月1日下午,,觀鳥愛好者張喜龍(網名“入鄉(xiāng)隨俗”)在同一地點——淡澳河入海口白壽灣鐵路橋下的灘涂拍攝到2只黑臉琵鷺,。
張喜龍告訴記者,,這幾天他持續(xù)到白壽灣灘涂蹲守,就是想等候黑臉琵鷺,。昨日下午4時左右,,白壽灣灘涂正漲潮,一群鳥兒在覓食,,他用相機對準灘涂持續(xù)觀測,,驚喜地發(fā)現(xiàn)其中有2只黑臉琵鷺,但當時距離較遠,,遠觀這兩只黑臉琵鷺體型較小,。驚喜之余,他趕緊將這一好消息與其他觀鳥愛好者分享,,并繼續(xù)跟蹤拍攝,,直到半個小時后,潮水漲起來,,兩只黑臉琵鷺和其他鳥兒都飛走才作罷,。
“時隔10個月,黑臉琵鷺再現(xiàn)大亞灣,,這是好事,,大亞灣的觀鳥愛好者做得不錯,。”惠州市林科所原所長,、教授級林業(yè)高級工程師周紀剛說,,黑臉琵鷺屬于候鳥,有相對固定遷徙路線,,因此,觀鳥愛好者這次拍到的2只黑臉琵鷺,,很有可能與今年1月初記錄到的是同一批,,接下來還可繼續(xù)觀測看是否有其他成員。
11月1日拍攝到的黑臉琵鷺,。
黑臉琵鷺:鳥中大熊貓
黑臉琵鷺又名小琵鷺,、黑面鷺、黑琵鷺,、琵琶嘴鷺,,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,因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而得名,。黑臉琵鷺是全球最瀕危的鳥類之一,,已被列入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(ICBP)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,也被我國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,。按生活習性,,每年3~4月黑臉琵鷺到達繁殖地,10~11月離開繁殖地前往越冬地,。
根據(jù)香港觀鳥會統(tǒng)籌的《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2021》數(shù)據(jù)顯示,,2021年度普查結果是有記錄以來最高,全球黑臉琵鷺數(shù)量達5222只,,較去年上升7.4%,。
今年2月5日,調整后的《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》,,共列入野生動物980種和8類,,黑臉琵鷺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,相當于“鳥中大熊貓”,。
據(jù)《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2021》數(shù)據(jù),,全球有60%的黑臉琵鷺在臺灣越冬,共有3132只,,相比2020年上升12.5%,,增加347只;日本為第二大棲息地,,有黑臉琵鷺570只,,占全球的10.9%,;深圳和香港交界處的后海灣,為第三大棲息地,,有黑臉琵鷺336只,,占全球的6.4%;江蘇,、上海,、浙江、福建,、廣東,、廣西、海南有黑臉琵鷺1022只,,占全球的19.6%,。
本組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
視頻/圖片由觀鳥愛好者張喜龍?zhí)峁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