戰(zhàn)國水波紋陶水盂,。
戰(zhàn)國水波紋陶水盂通高7.6厘米,、口徑15.5厘米,,腹徑26厘米,,底徑15.3厘米。陶水盂唇微卷,,斜腹,,最大腹徑在器物中部,上腹刻劃三組繩紋與兩道水波紋狀組合,下腹素面無紋飾,,胎色偏灰,,質(zhì)地堅硬,敲之有金屬聲,,平底素面,,保存完好。經(jīng)省文物專家鑒定為戰(zhàn)國水波紋陶水盂,,并定為國家三級文物,現(xiàn)藏惠州博物館,。
水盂又稱水丞,、硯滴,在古代則直呼為“水注”,。古代的盂是一種盛飯的器皿,,呈圓形,敞口,。同時盂也為“飲器也”,,即盛水以飲的器皿。寂園叟《陶雅》云:“水盂之小者,,謂之水丞,,又謂之水中丞�,!彼塾置�,。后來逐漸演變成文人書房書案盛水的用具,宋人趙希鵠在《沿天清錄集》中就有對水盂的描述:“晨起則磨墨汁,,汁盈硯池,,以供一日之用,墨盡復磨,,故有水盂,。”水盂小巧而雅致,,富有情趣,,是書房中的貯水小罐,為硯添水用,,此后歷朝襲用,。惠州博物館藏這件戰(zhàn)國陶水盂20世紀50年代在惠東梁化花樹下水庫出土,,同時出土的還有春秋早期的銅鼎,,戰(zhàn)國時期的硬陶碗,唐代的石磨等。該文物出土,,進一步印證惠州梁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存,。
惠州博物館藏戰(zhàn)國水波紋陶水盂,質(zhì)地堅硬,,保存完好,。這件陶水盂的出土,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與藝術內(nèi)涵,,同時也見證了梁化悠久歷史,,對研究地方文史及社會發(fā)展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,極具文物歷史,、收藏研究和展示價值,。
(文/圖 鐘雪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