鄉(xiāng)村名片
梅州村
梅州村位于龍門縣西南部,,永漢鎮(zhèn)以北3公里處,南昆山東麓,,為梅州水庫移民村,。全村共有村民488戶,,總人口1962人,,下轄南一、南二,、南三,、南四、竹一,、竹二,、郭一、郭二,、朱屋,、三丫圳、新寮,、新塘,、新車、呂屋,、梅州,、黃屋山、竹河等17個村民小組,。
梅州村為龍門西南部高山與東部丘陵的過渡地帶,,平均海拔500米,常年平均溫度23攝氏度左右,,屬南亞熱帶氣候,,雨水充沛,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良好,。全村總面積10平方公里,,山地多耕地少,其中耕地面積只有500畝,,山地面積約1.7萬畝,,主要種植水稻、柑桔,、榪桗等經濟作物,,畜牧業(yè)以雞為主,養(yǎng)殖業(yè)以魚為主,。梅州黨支部,、村委會連續(xù)多年被縣、鎮(zhèn)兩級評為先進支部,、先進村委,。
梅州水庫,惠澤四野。
龍門為粵中古邑,,歷史悠久,,人文厚重。明代弘治九年(1496)建縣以來,,迄今已有520多年,。在龍門眾多古村落中,有很多比龍門建縣早數百年,,與這些古老的村落相比,,永漢鎮(zhèn)梅州村顯得格外年輕。
“一行誰栽十里梅,,下臨溪水恰齊開,。此行便是無官事,只為梅花也合來,,!边@是宋代詩人楊萬里在梅州游覽時寫下的詩篇。現在永漢梅州村大部分村民是清朝中期自粵東嘉應州(今梅州市)遷徙而來,。當時的梅州,,山間溪畔,驛外橋邊,,漫漫十里皆是梅花,,這也成為梅州以“梅”為名的原因之一。一路艱辛遷徙到永漢之后,,他們不忘來處,,常懷故土,將村子命名為“梅州”,,水庫移民之后,,依然如此。
1976年冬,,梅州水庫開建,,當時的梅州村稱梅州生產大隊,轄有梅州,、新寮,、呂屋、朱屋,、竹河,、三丫圳、黃屋山,、郭屋,、南冚等9個自然村(生產隊)。水庫修成之后,原址被淹,,舉村搬遷,重建了如今的梅州村,。
幾度遷徙,,仍以故土為名,足見梅州村人對守護和傳承歷史文化根脈的重視和深情,。
梅州南冚
秉德循禮張 紅色歲月長
在水庫移民之前,,重視宗親文化的梅州村人,幾乎每姓都有族譜,。但舉村遷移時由于時間匆忙,,村民們在忙亂中離開家園,很多村民小組的族譜因此散軼,。
族譜是記錄本族世系的史書,也是后人究根溯源,、起名排輩的依據。梅州村村民對此十分重視,,其中,,南冚村民小組是龍門西南部張氏的發(fā)源地之一,經過多年細心收集整理,,于2021年3月將族譜重新修繕完成,。
永漢鎮(zhèn)梅州水庫。
在族譜中,,張氏族人對南冚充滿了贊譽,,村子原位于梅州水庫內東南方,背靠“簡山冚”,,故名“南冚”,。南冚四面環(huán)山,西面南昆山,,綿延起伏,;北面太頂山,伏似雄獅猛虎,,仰天長嘯,;南面是將軍山,如英雄擐甲揮戈,,指揮千軍萬馬,;東山日出,云蒸霞蔚,,有貴人峰高聳,,安和慈祥;再有文筆峰、官椅山,,鐘靈毓秀,。
南冚村張姓祖先因北方戰(zhàn)亂,南遷福建上杭,,屬于南宋中憲大夫張化孫一支,。張化孫有遺訓八句:“清河系出源流長,卜吉移居閩上杭,。百忍家聲思祖道,,千秋金鑒慕宗祊。承先孝友垂今古,,裕后詩書繼漢唐,。二九苗裔能稟訓,支分富盛姓名揚,,!边@首詩第一句點明南冚張氏的郡望堂號,遷徙歷史,;第二句用了《千秋金鑒錄》兩個典故,,為族人樹立榜樣;第三句則強調繼承傳統(tǒng)美德的重要性,;最后,,表達了對子孫的無限期許。至今,,南冚張氏仍秉德循禮,,將其奉為圭臬。
明朝中后期,,隨著人口流動加劇,,張衍分支遷往粵東嘉應州(今梅州市)石段頭。清乾隆二年(1737),,張衍后人,、張龍之子張騰云移遷龍門南昆山竹坑開基。若干年后,,張騰云自己開基南昆山富浪塘,,勤勞創(chuàng)業(yè),成為當地有名的富庶人家,。1746年,,張騰云再次開基南昆中坪。
張騰云在龍門子嗣興旺,,娶原配夫人羅氏生七子:定芳,、達芳,、璉芳、纘芳,、緝芳,、紹芳、繼芳,。嘉慶九年(1804),,定芳、達芳,、紹芳、繼芳四兄弟留居南昆山中坪,,璉芳,、纘芳、緝芳三兄弟移居龍門永漢梅州南冚開基,,繁衍生息,。
南冚張氏族譜中有一首《龍公論輩詩》:“龍公啟后號騰芳,文并元明清世昌,;嘉慶淵源流遠盛,,榮華富貴發(fā)其祥,!痹娭杏涊d祖先發(fā)源地,、家族的遷徙歷史、代表人物以及輩分排序,,后代以此詩安名,,便可以辨親疏,分昭穆,。
自定居龍門之后,,南冚張氏人才輩出,有登仕郎,、國學生,;有張華,曾留洋新加波,,后考入虎門陸軍軍校,;有太平紳士張明瑚、張明漢,;新中國成立初期,,涌現出張振、張石木,、張華民等愛國志士和鄉(xiāng)賢,。從辛亥革命起,,南冚村在張明瑚、張明漢的倡議下,,在本村建書塾教書育人,。
據張氏后人、南冚老圍理事會會長張文忠撰寫的《南冚村革命斗爭簡史》介紹,,南冚村是解放戰(zhàn)爭時期的游擊隊根據地,,曾被粵贛湘邊縱隊東江支隊第三支隊第一團團長李紹宗譽為“小井岡山”。1945年2月,,李紹忠在南冚開展革命武裝活動,,發(fā)展南冚村人張振參加抗日學社,,點燃了南冚革命之火,。
自那以后,,從1947年冬至1948年間,,龍南區(qū)武工隊在南冚發(fā)展了黨員張煩,、張華民,、陳運來等,。1948年1月在南冚村建立黨組織,,張煩任黨小組長,。黨組織積極發(fā)動群眾參軍參戰(zhàn),,宣傳革命真理,組織武裝斗爭,。
1947年9月,,南冚成立武裝中隊,張振受上級指派任中隊長,,張石木任副中隊長,,發(fā)動組織了有五十多人、四十支槍的游擊隊,。南冚村有十多名熱血青年參加游擊隊,,游擊隊轉戰(zhàn)“增(城)龍(門)從(化)博(羅)”各地,直到新中國成立,。南冚村民群眾熱情支持革命,,曾籌集1500斤糧食支援王達宏領導的東縱游擊隊,同時為游擊隊做飯,、運水運糧,,搞后勤工作。
張姓的發(fā)展史,,是梅州村眾多姓氏發(fā)展的一個縮影,,雖然大家來自四面八方,但是對腳下這片土地,,有著同樣真摯而深情的愛,。
梅州水庫
安瀾滋綠野 惠澤千萬家
在水庫移民之前,,梅州村地理形態(tài)如同一口“鍋”,因此以前也稱這里為梅州洞,,這個地名在當地十分深入人心,,梅州村水流豐沛,集南昆山溪流之水的梅州河由梅州洞中心穿過,。
由于地勢低洼,,梅州洞有133平方公里的集雨范圍,每年都因“石鎖”(地名,,今天的水庫主壩位置)形成的瓶頸而阻礙洪水消退,,造成梅州洞積水成災,嚴重威脅下游永漢河,、增江河沿岸低洼地帶居民和廣梅汕鐵路(石灘段)的安全,。
為充分利用梅州洞來調節(jié)南昆山洪水,緩解梅州洞下游洪水威脅的壓力,,從根本上改善包括永漢等中下游地區(qū)(當時有7個公社,135個大隊,,總人口21.5萬人)的防洪條件,,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,同時為36.3萬畝耕地提供防洪,、灌溉,,經過詳細論證和勘探,最終在1976年動工興建梅州水庫,。梅州洞的9個自然村于1976年冬遷移到梅州水庫外邊,,梅州水庫于1980年建成投入運行。
梅州水庫總庫容8147萬立方米,,控制集水面積133.9平方公里,,占增江流域面積的4.2%,屬東江流域的增江(三角洲)中游支流重要的水利工程,。水庫主要包括主壩,、西面1條副壩、東面3條副壩,、西涵,、東涵、隧洞,、溢洪道,、電站等。梅州水庫溢洪道設置于主壩左側山坳,分三孔,由弧形鋼閘門控制,校核洪水位時,可泄流量一千多立方米/秒,。實用堰后接陡坡,陡坡末端設鼻坎挑流消能,。溢洪道設閘室一座,上游交通橋一座,下游機耕橋一座,。完善的設施和豐富的功能,令梅州水庫成為惠澤四方的寶庫,。
梅州水庫的主要功能為“防洪,、供水、灌溉,、發(fā)電”,,是治理增江重點骨干蓄水工程之一,與龍門天堂山,、派潭兩宗水庫及一批中小型蓄水工程連成一個增江蓄洪,、調洪體系。運行40多年來,,攔蓄洪水80余次,,攔蓄洪水總量15億立方米,灌溉和水環(huán)境調節(jié)水量1.6億立方米,。2018年臺風“艾云尼”帶來特大暴雨引發(fā)洪水,,梅州水庫將850多立方米/秒的洪峰削減在庫內,將2000多萬立方米的洪水攔截在庫內,。為保護增江沿岸60多萬人民生命財產及廣梅汕鐵路的安全,,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此外,,梅州水庫不僅為永漢鎮(zhèn)群眾提供生活水源,,還為廣州市提供備用水源;水庫蓄水也用于灌溉和水環(huán)境調節(jié),,為永漢地區(qū)農田無償提供灌溉用水和環(huán)境調節(jié)用水,,同時用于發(fā)電,提供清潔能源,,為節(jié)能減排作出貢獻,。
當年,梅州村村民為水庫的建設作出了犧牲,,如今,,村民也成為水庫工程的受益者。梅州村水庫功能強大,,保障有力,,風景更是旖旎秀麗。晴時,,一泓深碧不揚波,,云影天光映青螺;雨時,,一水微茫,,煙波浩淼,,別有勝景。水庫的堤壩上成了村民散步休閑的好去處,,徜徉其中,,令人心曠神怡。
拳拳赤子
文心銘歷史 凝聚鄉(xiāng)土情
銘記歷史,,才能更好地開創(chuàng)未來,,久經遷徙的梅州村人,正一點點努力地恢復歷史記憶,。梅州水庫退休干部,、梅州村南冚村民小組的長者張灶榮便是其中的佼佼者。他熟悉梅州村的掌故,,為此他還整理了一份詳細的資料,,記載梅州村變遷的歷史。
據張灶榮介紹,,建設梅州水庫時,,整個龍門縣隸屬于廣州市管轄。梅州水庫由廣州市財政負責出資,,增城縣派出人力興建,,龍門縣成立移民組負責移民搬遷。當時移民組對梅州水庫移民搬遷提出了“分散插隊,、移居蘿崗李伯凹、移居增城三江”等三個選點建議方案,。
梅州村的老一輩人認為如果分散插隊的話,,“梅州大隊”將不復存在;如果遷去蘿崗李伯凹的話,,沒有耕地,,靠耕山收成不多,以后生計難以維持,;如果遷去增城三江的話,,雖然耕地較多,但人生地疏,,終究還是故土難離去,。最后一致表決認為,還是移居于原址梅州洞的附近為好,,雖然耕地全部被水淹沒,,但還有庫區(qū)周圍的大片山地,可以耕山,。最后,,移民組接受了這一方案,,并規(guī)定以梅州河為界,居住在西南邊的梅州,、新寮,、呂屋、朱屋(牛淹潭)等4條自然村遷至“新塘排”(今梅州村委會)一帶,;居住在東北邊的竹河(竹頭圍,、河唇圍)、三丫圳,、黃屋山,、郭屋、南冚等5條自然村遷至“石塘排”一帶,。
因南冚圍人多村大,,原先所選取移民點面積不大,居住不下整個南冚人,。于是南冚老一輩黨員干部就帶頭開始自由組合選點,,形成村組名分別為南一、二,、三,、四村的現況。雖然南冚一分為四,,但整個南冚同根同源,,秉德循禮,共同傳播舞獅,、鑼鼓镲,、十八樁功夫等傳統(tǒng)文化遺產,和睦相親,。
在實施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過程中,,梅州村奮勇爭先,制定了永漢鎮(zhèn)首個村規(guī)民約《文明村“五好條件”》,。隨后,,村里不斷完善各項規(guī)定,如今又先后制定了《梅州村衛(wèi)生保潔制度》《村容村貌六要》《文明戶“十個自覺,、十個沒有”》等,,使村民在潛移默化當中形成了講衛(wèi)生、懂禮貌的好習慣,,也激發(fā)了村民參與鄉(xiāng)村振興工作的熱情,。
在村委會門口,貼著一副惠州市書法協(xié)會會員、梅州村村民張文忠的自撰聯:“梅開呂朱,,春滿新村連郭屋,,家家同集福;竹映南冚,,和諧上圳并山溪,,戶戶共迎祥,!甭撝星度朊分荽甯鞔迕裥〗M的名字,,展示梅州村崇文重教、傳承傳統(tǒng)優(yōu)秀文化的精神,,是梅州村共17個村民小組鄰里敦睦,、和諧發(fā)展的體現。
作為村中長者,,張灶榮自豪地說,,近年來,梅州村以實施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為抓手,,重點推進移民村環(huán)境整治和特色精品村建設,,著力打造宜居、宜耕,、宜業(yè)的水庫移民美麗新家園,。全村以完善基礎設施、美化人居環(huán)境,、持續(xù)改善民生為重點,,采取“因地制宜謀發(fā)展、整村推進不落下”的方式,,不斷取得新成效,,全面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。
上燈節(jié)一丁一燈輝祖祠
每年的農歷正月初十至十五為梅州村的“上燈節(jié)”,,專為村里新出生的小孩慶賀,同宗祠的村民集中在宗族祠堂,,接花燈,、上燈火、祭祖先,、請舞獅隊助威助陣,,懸掛花燈祈福。
梅州村的上燈習俗格外隆重,,村民借此祈盼宗族人丁興旺,,借“燈”諧音“丁”的蘊意,每添一丁,便做一燈,,以祈家族興旺,。祠堂祖燈的材料由竹、紙制成,,上圓為燈帽,,下八方為燈身、彩帶,,燈身印有童子拜祖(俗稱客家燈),,燈中間底部放一個瓷碟,碟中放一條燈芯,,添上油點亮,,由上燈日起至結燈日(正月十六),每天早晨都去添燈油,,寓意添燈(,。
梅州村上燈按照習俗,,掛燈時很講究:一是按輩份掛,,二是按當年新生男丁的出生月份掛。當年最先出生的掛上梁中間,,然后按順序從左到右排列掛,,排完后不夠位就到中廳掛燈。掛燈—擺供品—上香點油燭—拜祖,,最后燃放鞭炮,。上燈、賀燈當天便是一年村中最熱鬧的日子,。當天早上10時鞭炮齊鳴,,鑼鼓喧天,全村男子在祠堂里集中添香,,祭拜祖先,。舞獅隊敲擊出喜慶、威武雄壯的鼓樂聲,,醒獅從宗祠大門口至祠堂正廳行禮數叩拜,,祈求村里新生兒健康成長,家家戶戶風調雨順,。村民們載歌載舞,,一邊欣賞獅舞,一邊表演客家歌舞,,母親抱著當年出生的男丁接受村里鄉(xiāng)鄰和親朋好友的祝福,。到了下午5時,在祠堂前面禾坪擺上30至50席酒席,全村人和親朋好友共聚一堂,,齊享喜慶,,一起齊喝“燈”酒,熱鬧非凡,。
梅州村遷徙次數頻繁,,人口也較多,因此每年上燈都格外隆重,。
舞貔貅避疫演武顯豪氣
流行于梅州村的舞貔貅,,是龍門縣永漢鎮(zhèn)當地客家人的傳統(tǒng)舞蹈節(jié)目,俗稱舞客家貓,、舞醒獅,。其外形象是一張猴臉,遠看像一個貓頭(又稱貓頭佛),,配角有沙和尚和黃猴仔,。
張灶榮在張氏祠堂前展示舞貔貅。
據梅州村的長者介紹,,這種舞起源于明末清初,,明代屠隆(1541-1605)《白榆集》有“粉面妖童歌十行,,鐵騎貔貅舞千隊”的詩句,,說明最晚明萬歷年間已有貔貅舞。經代代相傳,,距今有400多年歷史,。舞貔貅的故事起源于一個傳說,相傳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途中,,經過峨眉山石燕洞時發(fā)現兇猛無比的貔貅,。貔貅又名“辟邪”,形似獅子,。在神話傳說中,,貔貅是能阻止妖魔鬼怪、瘟疫疾病擾亂天庭的瑞獸,。當時南方客家地區(qū)發(fā)生瘟疫,,唐三藏為了驅邪消災,保一方平安,,就吩咐孫悟空馴服貔貅,以貔貅瑞獸之力,,消除了瘟疫,。
為了感謝和紀念貔貅,從此以后,客家人用泥巴,、竹子和紙張制作成貔貅頭的模樣,,與孫悟空、沙和尚的形象組成一套精彩的舞貔貅節(jié)目,。舞動時,,貔貅的眼、耳,、口須能分別作出扇動,、開合和拂動等動作,整套節(jié)目表演約45分鐘,,故事完整,,情節(jié)生動。伴奏的鑼,、鼓,、镲能敲擊出喜慶、威武雄壯的舞獅鼓樂,。貔貅表演完后還表演幾套武術套路(有梅花拳,、單棍、雙棍,、單,、雙刀和大鈀)。
舞貔貅有驅疫消災,、辟邪祈福的美好寓意,。在如今的粵康碼頁面中,如果完成新冠疫苗接種,,便會出現頗有嶺南特色的“醒獅”圖案,。據介紹,這“醒獅”的前身,,便是“貔貅”,,舞貔貅是梅州村人逢喜事、年節(jié),、建新房,、開店鋪都要舉行的表演活動,它表達了喜慶吉祥的寓意和風調雨順的愿景,,也表現了當地人崇文尚武的精神,。
米餅寄寓鄉(xiāng)愁的美食
在梅州村,逢年過節(jié)幾乎家家都做米餅,,而且還有一個關于米餅的傳說,,在村中廣為流傳,。相傳古代有一位吳姓老太太,有一天,,討到了很多人家不要的鍋巴,,她拿回來泡上殘湯吃了兩天,還是沒有吃完,,于是將這些鍋巴放到屋頂上曬干,,以備日后再食用。幾天后,,她把日前儲備的鍋巴拿出來充饑,,因這一天意外地討到一把喜糖,便用糖和著鍋巴吃,。吃剩下的,,老太太就捏做成一團,用火烤干,,留作下頓再食,。沒想到因味道很好,從那以后漸漸地在社會上流傳開了,,于是人們就把這種食品叫吳老太的“粉酥”,,這就成了現在炒米餅的雛形。
在梅州村,,吃米餅常會有老人講到這個故事,,憶苦思甜。米餅也稱年餅,,顧名思義即為人們過年時的吉祥食品,。以前有除夕前一家人圍坐在一起,在爐火旁打年餅的習俗,,據史料記載,,這一習俗始于明代,至今已有幾百年光景,,即便是如今,,梅州人家也還保留著除夕前打年餅的習俗。
梅州村的米餅味道綿厚,,很受歡迎,。制作時選料十分挑剔,米要用冬米,,經鍋炒后,,色澤金黃,香氣四溢,;花生要用當年產的,,而且其果仁要飽滿結實,;糖要用冰糖,配以適量的水,,在鍋里熬成粥樣,隔夜待其冷卻更佳,;水最好用南昆山水,,取其清冽甘甜。其次是打餅程序也十分考究,,從研粉—將米粉和糖漿花生等配料攪勻—印餅—壓實—烘干,,每道工序來不得半點馬虎,最后出來的就是精雕細琢,、色香味俱佳的米餅,。
這種采用南昆山水、優(yōu)質大米,、精選花生,、芝麻等精心烘焙而成的美食,色澤金黃,,有豐富的營養(yǎng)價值,。米餅,也成了很多梅州村人寄寓鄉(xiāng)愁的美食,。
客家娘酒充滿暖意的佳釀
在嶺南,,客家娘酒幾乎無處不在,這種純天然綠色飲品,,不僅可以直接飲用,,也可作河魚、海鮮的調味品,。同時,,在客家習俗中,產婦坐月子,、小孩滿月時,,用娘酒燉雞、煮雞蛋,,食之能滋補身體,,有溫中益氣、補氣養(yǎng)顏及軟化血管的功效,。正因其對產婦的滋補功效,,所以被稱為“娘酒”。
梅州村的客家娘酒釀制工藝,,相傳起源于明末清初,。梅州村王氏族人先祖來自山西,,先后遷徒到福建、梅縣,,輾轉來到龍門縣永漢鎮(zhèn)梅州村領排定居,,至今有300多年歷史。王氏先祖王新都,,秉承了客家人勤勞致富的傳統(tǒng)理念,,辛苦勞作,常常誤點吃飯,。有一日,,王新都準備吃飯時,一不小心將放在飯柜旁剛發(fā)霉的小麥碰撒到飯里,。因念糧食珍貴,,他不肯浪費,便將其儲存起來準備喂畜禽,,后來一忙竟忘了,。事隔幾天,廚房飄來陣陣醇香,,因此得以發(fā)現小麥的菌可以發(fā)酵釀制糯米酒,,于是流傳至今,且口傳身教,,代代相傳,,并命名為“王氏客家娘酒”。
客家娘酒,,這種充滿暖意的鄉(xiāng)間佳釀,,在《幼學瓊林》中記載:“其味香芬甜美,色澤溫赤,,飲之通天地之靈氣,,活經絡之神脈,尤適健身養(yǎng)顏之益也,,!边@種淡雅的酒香,滋養(yǎng)了梅州村人,,也溫潤了他們的心靈,。
統(tǒng)籌:梁麗通 陳云輝
撰寫:曹杰文字工作室
攝影:王燦東 曾偉宇 龔小花 陳馥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