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假來臨,,“神獸”出籠。在開啟精彩豐富暑期生活的同時,,溺水,、中暑、燙燒傷,、氣道異物窒息等意外事故也進入高發(fā)期,。防患于未然固然重要,萬一意外發(fā)生,,在急救的黃金時間里,,掌握正確的急救方法也至關重要!
急救方法或許大家都了解不少,,但大多數(shù)人僅僅知悉一二,,沒有接受過系統(tǒng)的培訓學習,真正需要“上陣”的時候,,往往在實際操作中遇到各種問題以致耽誤了寶貴時間,。由于各種客觀因素,急救人員往往無法馬上到達現(xiàn)場,,面對緊急突發(fā)狀況,,在救護車到達之前的黃金搶救期該采取何種急救措施?
時間就是生命,,黃金搶救期不容耽誤,。本期針對暑假期間學生和家長較常遇到的醫(yī)學急救內(nèi)容進行科普。
對于溺水者,、突發(fā)心梗患者等群體,,正確實施心肺復蘇要掌握科學的方法,。 惠州日報記者周楠 攝
溺水or突發(fā)心梗
遇到不同情況心肺復蘇順序不同
心肺復蘇術簡稱CPR,是針對驟停的心臟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術,,是為了恢復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環(huán)。心搏驟停一旦發(fā)生,,如得不到即刻及時的搶救復蘇,,4~6分鐘后會造成患者腦和其他人體重要器官組織不可逆的損害,因此心搏驟停后的心肺復蘇(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, CPR)必須在現(xiàn)場立即進行,,為進一步搶救直至挽回心搏驟停傷患者生命而贏得最寶貴的時間,。
暑假正值炎熱時節(jié),孩子玩水多,,溺水事故也多,。惠州市第一人民醫(yī)院急診內(nèi)科副主任羅國標介紹,,對于溺水者,、突發(fā)心梗患者等群體,,正確實施心肺復蘇要掌握科學的方法,。
他介紹,對于施救對象,,要判斷其是否有意識,,如對方?jīng)]有意識,就要趕緊撥打120,。然后判斷呼吸/脈搏(5-10秒),,如無呼吸/脈搏,就要開始進行心肺復蘇,。
常規(guī)的心肺復蘇按C-A-B順序進行,。
C:胸外按壓。按壓部位為兩乳頭連線中點,,按壓頻率至少5cm(5-6cm),,按壓速度100-120次/分。
A:開放氣道,。檢查清理口腔異物,,仰頭抬頦法開放氣道;
B:人工呼吸:口對口人工呼吸,,一次一秒鐘,,開到胸廓起伏,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比 30:2,,盡量減少按壓中斷,。
五個循環(huán)后重新評估心肺復蘇是否成功,如不成功,要堅持進行,,直到專業(yè)醫(yī)護到場后才交給他們,。
羅國標強調(diào),溺水與心源性導致心跳呼吸停止行心肺復蘇的順序不一樣,,溺水是因為缺氧導致的心跳停止,,所以心肺復蘇順序為A-B-C,即先人工呼吸5次,,再開始按壓,。
對于被拉上岸的溺水者,他建議延長按壓時間,,因為水中溫度低,,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,所以可以延長按壓時間,,不要過早放棄,。
燒傷or燙傷
燒燙傷后不可大量喝白開水
燒燙傷是生活中特別常見的皮膚損傷,燒燙傷主要指熱力損傷我們的皮膚和黏膜,,嚴重者也可傷及皮下和黏膜下組織,,如肌肉、骨,、關節(jié)甚至內(nèi)臟,。暑假也是燒燙傷的高發(fā)時期,兒童是燒傷燙傷的多發(fā)人群,。據(jù)新華社報道,,燒燙傷高居兒童意外傷害住院致傷原因的第二位。兒童在室內(nèi)發(fā)生燒燙傷的概率明顯高于室外環(huán)境,,家里餐廳,、廚房、洗漱間,、客廳是高危區(qū)域,。正確處理兒童燒燙傷意外,可避免造成二次傷害,。
惠州市第一人民醫(yī)院骨外科二區(qū)副主任醫(yī)師呂海建介紹,,如果不慎燒傷燙傷,第一時間先用冷水輕輕沖洗創(chuàng)面,,有衣服覆蓋的部位應慢慢脫去衣服,,要特別注意,在脫衣服時保護有水泡的創(chuàng)面,,避免把水泡皮同時剝離掉,,因為水泡皮對創(chuàng)面有保護作用,可減輕創(chuàng)面疼痛和防止損傷創(chuàng)面加深。
把燒傷燙傷的部位用冷水浸泡30分鐘以上,,如果燒傷面積大于2%,,要用干凈毛巾輕輕包裹,抓緊時間送到醫(yī)院接受包扎和治療,。
呂海建強調(diào),在等待醫(yī)生救治的時間內(nèi),,要注意觀察傷者呼吸情況等生命體征,。如果傷者出現(xiàn)口渴,說明其有脫水休克表現(xiàn),,可以及時口服糖鹽水,,切不可大量飲用白開水或礦泉水。
被動物咬傷or蟄傷
根據(jù)動物類型進行相應處理
人和動物同處大自然中,,難免會相互傷害,。即使人類喜愛的貓、狗,,有時也會向主人發(fā)動攻擊,,更何況是其他野性動物,在野外,,人們就經(jīng)常被黃蜂,、蜈蚣、蛇等動物咬傷,。
惠州市第三人民醫(yī)院急診醫(yī)學中心副主任醫(yī)師林月雄表示,,被咬傷或蟄傷后,如果是活動性出血,,要第一時間緊急止血,,主要方式有壓迫止血、包扎止血,、止血帶止血,。
然后根據(jù)咬傷動物類型進行相應的處理。如果是被蜜蜂蟄傷,,要用肥皂水等弱堿性溶液清洗傷口,;如果是被黃蜂蟄傷,要用醋酸等弱酸性溶液清洗傷口,;如果是觸碰蟲類引發(fā)皮炎,,可以用皮炎平外涂;被犬類咬傷,,要用流水,、肥皂水沖洗,并盡快到醫(yī)院進一步處理傷口,及時打狂犬疫苗及抗破傷風,;不幸被蛇咬傷,,要用彈力止血帶結扎近心段,如可能,,給蛇拍照,,盡早到醫(yī)院讓醫(yī)生判斷是否為毒蛇和使用蛇毒血清。
氣道or食管異物堵塞
海姆立克急救法必須掌握
不良的進食習慣,,如吃飯時嬉戲打鬧,、吞吐過快過猛、試圖吞咽大塊難以咀嚼的食物等,,是造成呼吸道堵塞的常見原因,,常見于老年人、嬰幼兒,。眾所周知,,小孩子吞咽機能還不夠強壯,而老年人的吞咽能力日漸退化,,他們都很容易被噎到,,如不及時搶救,嚴重者數(shù)分鐘內(nèi)就可因窒息導致死亡,。
呼吸道異物堵塞和食管異物堵塞都較常發(fā)生,,食管異物堵塞的分類主要有兩種,一種是外形不規(guī)則并有尖角的異物,,如魚刺,、骨類、假牙,、棗核等,,臨床上較為常見。進入食管后可引起明顯的炎癥反應,,局部充血腫脹,,甚至食管穿孔,膿腫形成,,縱隔感染等,。另一種是表面光滑的異物,如錢幣,、鈕扣等,,對食管的刺激較小,短期內(nèi)不會產(chǎn)生嚴重并發(fā)癥,。
誤吞魚骨是誤吞異物就診患者中較常見的,�,;葜菔械谝蝗嗣襻t(yī)院耳鼻咽喉-頭頸外科主治醫(yī)師李娜娜表示,臨床發(fā)現(xiàn)一些患者存在認識誤區(qū),,當不小心卡到魚刺時,,人們通常用吃東西的方法試圖將魚刺咽下去,這樣做雖然細軟的魚刺可能僥幸被推入胃內(nèi),,但大而堅硬的魚刺就非常危險了,,可能會劃傷食道或?qū)Ⅳ~刺扎得更深。還有些人卡魚刺后會喝醋,,認為醋可以軟化魚刺,,但是醋在食道內(nèi)無法停留,因此喝醋不能達到軟化魚刺的目的,,反而會刺激食道。正確的處理方法是,,在家卡到魚刺時,,應停止進食盡快到醫(yī)院就診。一般魚刺卡的部分較淺則醫(yī)生相對容易取出,,若魚刺卡入部位較深時不易取出,如進入咽喉或氣管,,危險性很大,必須立即處理,�,;颊呷绨l(fā)現(xiàn)吞咽后胸骨疼痛,說明魚刺在食管內(nèi),,應禁食,,保持冷靜,并盡快去醫(yī)院就診,。
提到急救,,不得不提的是海姆立克急救法,這是被世界公認救過最多人的急救方法,。1歲以內(nèi)小孩(嬰兒)發(fā)生異物窒息,,海姆立克急救法可以這樣操作:將嬰兒面朝下放在前臂,用手托住嬰兒的頭部和下頜骨,。另一手掌跟在嬰兒背部兩側肩胛骨之間進行最多5次拍擊,,斜向下用力。如果拍背5次仍未拍出阻塞物,,應立即讓嬰兒仰臥并支撐頭部,,用另一手的兩根手指壓在嬰兒胸骨的下半段,然后進行最多5次胸部沖擊按壓,。
如果是普通成人,,那么海姆立克急救法這樣進行:急救者從背后環(huán)抱患者上腹部,,一手握拳,大拇指向內(nèi),,頂在患者上腹部,,拳頭位于肚臍以上、肋骨以下,,另一只手包住握拳的手,,快速有力地向內(nèi)上方?jīng)_擊。若受害者為即將臨盆的孕婦或非常肥胖,,導致施救者雙手無法環(huán)抱腹部做擠壓,,則在胸骨下半段中央垂直向內(nèi)做胸部按壓,直到氣道阻塞解除,。
若自己是受傷者,,孤立無援。則一手握拳,,另一手按在拳頭上,,雙手急速沖擊性地、向上方壓迫自己的腹部,,反復有節(jié)奏,、有力地進行�,;蛏陨詮澫卵�(如桌邊,、椅背),以物體邊緣壓迫上腹部,,快速向上沖擊,。重復之,直至異物排出,。
中暑
進行物理降溫以保護重要臟器
“兩個陌生人在夏天怎么變成熟人,?到馬路上躺5分鐘!”雖然這只是個幽默段子,,但伴隨暑期的開始,,惠州很快切換成燒烤模式,戶外燙得像火爐,,這個時候,,如果室外活動,很容易出現(xiàn)中暑,。中暑是指在溫度或濕度較高,、不透風的環(huán)境下,因體溫調(diào)節(jié)中樞功能障礙或汗腺功能衰竭,,以及水,、電解質(zhì)丟失過多,,從而發(fā)生的以中樞神經(jīng)和(或)心血管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(xiàn)的急性疾病。
進入三伏天,,高溫天氣輪番上線,,氣溫節(jié)節(jié)攀升,不管大人還是孩子,,很可能一不小心就中暑了,。那么,中暑如何急救,?
林月雄表示,,中暑初期應迅速轉移到通風陰涼的地方,平臥并解開衣扣散熱,,如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降溫,。頭部可捂上濕毛巾或冰袋降溫,也可以用以擦拭四肢或全身,,然后用扇子或電扇吹風,,加速散熱。
如果中暑者意識清醒,,可給一些清涼飲料補充水分,白開水中可加入少量鹽或小蘇打水,,但千萬不可急于快速補充大量水分,,否則會引起嘔吐、腹痛,、惡心等不良癥狀,。
若中暑者意識模糊,要停止補充水分,。若處于昏迷狀態(tài),,嚴重者出現(xiàn)心跳呼吸驟停,一定要及時進行心肺復蘇,,并馬上安排送院診治,。搬運病人時,應用擔架運送,,不可使患者步行,,同時運送途中要注意,盡可能用冰袋敷于病人額頭,、枕后,、胸口、肘窩及大腿根部,,積極進行物理降溫,,以保護大腦,、心肺等重要臟器。
惠州日報記者李春鳳 通訊員鄭海燕 鄭子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