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4日,,“森林城市·綠美廣東”惠州植物園自然教育嘉年華活動在惠州植物園舉行,,10名惠報小記者和25名《小惠同學》小讀者在志愿者的帶領下開啟觀察植物的研學之旅,收獲滿滿,。
惠報小記者和小讀者在志愿者的帶領下開啟觀察植物的研學之旅,。惠州日報記者張藝明 攝
學會部位觀察法 獨立完成觀察植物
開幕式結束后,,孩子們的研學活動就開始了,。大家被分成兩組,在惠州植物園志愿者的帶領下學習觀察植物,。志愿者為孩子們發(fā)放了《植物筆記》,,里面有各種植物的小名片,包括植物的中文名,、英文名,、別名、照片,、習性等等,,后面的空白頁就需要孩子們自己記錄,當一回大自然的記錄者了,。
“大家知道植物都有哪些部位嗎,?”“我知道,我知道,,有葉子,、根、莖,、果實……”孩子們踴躍地參與,。志愿者這次為孩子教授的是部位觀察法。
大家來到紫背萬年青前,,志愿者老師先引導大家看,,看葉子是什么顏色,、有什么特點、看起來像什么,,之后再摸一摸葉子的觸感,。紫背萬年青剛好在花期,志愿者讓大家看看花長什么樣子,,有同學馬上發(fā)現(xiàn)紫背萬年青的花像平時吃的河蚌,,沒錯,它的別名就叫蚌殼花,。
惠報小記者和小讀者開啟觀察植物的研學之旅,。惠州日報記者張藝明 攝
這樣的觀察方法讓孩子們非常感興趣,,有孩子說平時去植物園從來沒有這么認真地觀察過植物,,都是走馬觀花,看完就忘了,。學會部位觀察法后,,在后來的觀察中,孩子們基本都能獨立地完成植物的觀察,,大家認真地在筆記本上記錄觀察到的內(nèi)容,,有的同學還把植物的樣子畫下來。
家長帶孩子從博羅來參加活動
研學活動自報名起就吸引了很多家長給孩子報名,,名額很快被搶空,。來自博羅的吳欣怡和弟弟都是惠報小記者,一早媽媽就從博羅出發(fā)帶姐弟倆來參加活動,�,!耙郧耙矌н^孩子們來植物園,但是我們也不太懂植物,,也不會引導孩子觀察,,等于就是參觀一下,孩子也沒留下什么印象,。”吳欣怡媽媽說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,。
來自小金口中心小學的二年級小讀者張梓怡是《小惠同學》的忠實粉絲,,還經(jīng)常投稿,到目前為止已經(jīng)有三篇作品見報,。因為平時父母不在身邊,,她由奶奶帶來參加活動。奶奶一路跟著孩子們,,見證大家學習的過程,,她覺得這次活動非常好,。“可以鍛煉孩子們的觀察能力,,寫作能力和速記能力,。希望以后能多舉辦這樣的活動�,!�
本次活動是《小惠同學》回饋讀者和惠報小記者的福利之一,,接下來惠報小記者俱樂部還將舉行更多有意義的活動,助力孩子們的成長,。(惠州日報記者范文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