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走在“萬山叢林”中的龍門,,大多數(shù)村落都是以山為筋骨、以水為靈魂,錯落分布在高山溪谷之間,、江河大道之畔。村民因宗族而聚落,或是耕耘,或是商貿,,繁衍生息,開枝散葉,,傳承不斷,。
從龍江鎮(zhèn)一路向南,穿過路溪略有時代感的老圩鎮(zhèn),,越過一道小橋,,拐進平直的村道,大約行駛5公里,,便來到了沈村,。這里和其他村不同,展現(xiàn)在眼前的是平坦如砥的田野,,一眼望去,,稻浪流金,群山在遠處回環(huán)綿延,拱衛(wèi)四周,。桔林,、溪水,、龍眼樹,,掩映著小樓屋舍,景象一派祥和而安寧,。
一本家譜
先人教誨與厚重血脈
在沈村的村委會明亮的大樓里,,已經(jīng)83歲的老人沈倫添精神矍鑠,神采奕奕,。他身材瘦削,,花白的頭發(fā)根根挺立,像他本人一樣,,顯得十分有精神,。當聊起沈村的起源時,老人家自豪地告訴我們,,村子歷史悠久,,當時沈氏先祖從江西一路輾轉飄零,最終來這里的時候,,覺得這里背靠群山,,沃野平疇,氣候溫潤,,十分適宜居住,,因此以姓為名,將其命名為沈村,。
之所以以姓名村,,除了宣誓開基落擔之外,也表達了沈氏先祖希望子孫能扎根于此,,免于流離遷徙的心愿,。數(shù)百年的社會變遷,驗證了先人的初心,,但是古老的沈氏族譜并未傳承下來,,圍屋宗祠也所剩無幾。這成為沈村人心中的一個遺憾,,為此,,他們召集村里的耆宿賢達,結合老人們的回憶,,以家族為單位,,撰寫了一部薄薄簡易的宗譜。
在這份薄薄的家譜中,只有幾十頁,。開篇便是舊宗祠上的楹聯(lián),,寫著“吳興世澤,楚尹家風”,這副對聯(lián),,述說了沈氏先人的榮耀,。上聯(lián)吳興,即今日的浙江德清,,這里是沈氏家族重要的祖堂所在,,從東漢到南朝,500年間吳興沈氏子孫蕃衍,,人才輩出,。當時沈氏“子孫見史者一百五十八人,三十八人有正傳,,一百二十人附焉,。”在這里,,沈氏家族逐漸成長為對政壇頗具影響的南朝名門,。下聯(lián)“楚尹家風”則贊頌了沈氏受姓始祖沈諸梁精忠報國,“大有功于楚”的風范,。
梁陳時期,,沈氏出入內廷,家門顯貴,,后來隋滅陳后,,沈氏受到牽連,子弟四散,。其中有一支遷徙到江西省吉安府吉水縣,,隨后一路來到韶關、增城,,最終在明代洪武七年(公元1374年)來到了“山丘環(huán)繞,,盤秀苗壯”的尖峰山下沈村落戶,當時龍門尚未建縣,,這里屬于增城平康都平樂約,。一副八個字的對聯(lián),將沈氏家國情懷,、門第榮耀,、發(fā)展淵源熔鑄其中。千百年來,,沈氏子孫出入宗祠,,在對聯(lián)中感悟先人的寄語,,勉勵自己。雖然偏處遠村,,但是他們耕讀傳家,,精忠報國,身體力行地踐行著先人的寄托,。
或許是地如其名,,沈氏來此定居之后,合族平安康樂,,家業(yè)也不斷壯大,。在古代,,尖峰山豐富的產(chǎn)出,,加上由博羅橫河連接粵北的古代商道途經(jīng)于此,沈村人或耕或商,,日子過得十分寧靜,。
一組名字
透著堅韌與榮光
講起過往,沈倫添(左)心情依然沉重,。
除了沈氏,,在沈村,另外一支人口眾多的姓氏是姚氏,,主要集中于姚屋等幾個小組,。沈村姚氏開粵一世祖為姚宗卿,北宋嘉佑二年進士(公元1057年),。姚宗卿在廣東為官之后,,遂隱居于此,他生七子,,苗裔興旺,。
宋朝文治昌盛,經(jīng)濟繁榮,,姚氏在豐饒的嶺南耕讀傳家,,累有功名。姚宗卿傳至第六世,,姚大義為宋理宗寶慶二年進士,,生子七六和七七。他們于公元1256年遷至增城三江金蘭寺,,這是姚氏先人定居龍門路溪前的最后一站,。后傳至第十三世時,姚貴生于增城三江金蘭寺遷居龍門路溪沈村姚屋,,大致時間在明代,,也就是說這六代人一百多年的時光,,跨越了宋元明三朝。
在《姚氏家譜》姚大義的下方,,姚氏族人用紅色的字體標出“龍門縣龍江鎮(zhèn)路溪沈村姚屋房派譜載大義生三子,,祖生,茂生,,貴生”字樣,據(jù)姚屋長者介紹,,多出一子應該是遷徙之后所生,故而舊譜未能載,。但前后兩譜中名字居然不一樣,,這也是族中修譜的時候的一個疑問,族中人不敢擅改,,因此將這個條目列在下方,,以備有識之士解答。
揆諸前史,,其實這一條存在歧義的記載,,其實背后折射出的,是宋元明三朝漢人的血淚與榮光,,體現(xiàn)的則是漢文化的堅韌與不屈,,也再次說明家譜對歷史的補充詮釋。姚大義是宋理宗朝的進士,,康熙皇帝曾評價宋理宗“漸致乾綱解弛,,太阿旁落,鮮有不敗者,,如宋理宗可以為鑒,。”他死后南宋傳國不久便滅亡,,他自己的陵墓被盜,,頭顱被元朝人制成酒杯,一直到明太祖朱元璋攻破元大都時才再次找到,,以帝王之禮重新安葬,。
因此姚大義的兒子應該是跨越宋元兩朝的,元朝時漢人等級較低,,“元制,,庶人無職者不許取名,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齒合計為名,,!边@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,其原名朱重八,,父祖的名字也都是數(shù)字,。經(jīng)歷了宋朝的風雅,,這種命名方法大家并不認可,甚至在當時很多人看來,,這是帶有侮辱性的,。
名字是了解一個人的一扇窗戶,古人講名以釋字,,名字里蘊含著先人對后輩的寄托與期許,,也包含著一個家族賡續(xù)的次序,;次鞑家轮熘匕,,手提三尺劍,攪動風云,,最終讓征服世界的元朝,,在享國九十七年后結束統(tǒng)治。明朝的誕生鼓舞了漢人的志氣,,很多漢人擺脫命名的束縛之后,,不僅重新恢復自己的漢名,出于禮敬,,對先祖也是如此,這種現(xiàn)象從元末統(tǒng)治崩潰開始,,一直持續(xù)到明朝建立,,其中包括朱元璋本人也是如此。這才有了明以后的族譜對姚大義的兒子名字與舊譜不同的現(xiàn)象,。
一道小小的標紅,,跨越三朝,蘊含著沉甸甸歷史,。這種堅韌與榮光,,不僅體現(xiàn)在家譜上,也體現(xiàn)在祠堂形制上,,姚屋姚氏宗祠雖然規(guī)模并不大,,但是依然保留了四進的規(guī)制。傳承不斷的宗親血脈,,使得他們更加和睦同心,,在動蕩的時代里,努力維護著家族的穩(wěn)定和生息的延續(xù),,在和平的年代里,,努力追尋小康夢。
云階書室
和高爾基一樣的讀書夢
在沈村村委會不遠處,,有一片面積較大的半月形池塘,,池塘邊上有一處古老的建筑,,正對著池塘和遠處連綿起伏的尖峰山。而今,,建筑傾圮和老化得十分嚴重,,里面叢生的野草雜樹已經(jīng)越過墻垣,但是整個圓形的架構依然還能看得清楚,。
建筑的正門是麻石結構,,上面榜書著“云階書室”四個大字,“階”是“階”的繁體字,,“云階”顧名思義是指直上云端的高階,。這里的“云階”二字,一語雙關,。一方面表示學子只有通過讀書,,才能一步一步心追古賢,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,。就這一方面而言,,沈村先賢們對讀書的理解,與說過“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”著名作家高爾基不謀而合,。另一方面,,古人認為“云階”是可以通向“桂苑”的,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就曾有詩句“云階月地一相過”,,古代將讀書登科第稱為蟾宮折桂,。將書院取名為“云階”也表達了先賢們期望通過科舉博取功名的愿景。
附近的村民都說從祖輩開始,,大家都傳這座書室已經(jīng)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,。后來經(jīng)過重修,現(xiàn)存的“云階書室”從建筑形制上看,,應該是清代中晚期的建筑,。四角還存有兩座碉樓,樓體完整,,分布著大小數(shù)十個射擊孔,,可見當時還是具有防御功能的。
因為已經(jīng)屬于危房,,堆放的雜物很多,,無法直接進入,只能站在云階書室后面,,沈村老支書家的屋頂上眺望書室的內景,。在夕陽的掩映下,書室正廳的整個后墻,,大約有八九平方米,,都是用翠綠色的琉璃格砌成,,既美觀,又大氣,,而且透光通風,,這是典型的清代佛山所產(chǎn)的建筑構件,在殷實人家,,經(jīng)常會用到,,但大多是零星一點,像沈村云階書室這樣成片的,,遺存的并不多,。
在注重耕讀傳家的粵東地區(qū),村中的書室大多是祠堂和圍屋的附屬建筑,,較少有像云階書室這樣獨立的,。看著那碧翠如新的琉璃窗格,,讓人不禁會想起沈村姚屋祠堂門前厚重的功名石,,還有沈氏家譜名賢錄上一系列國學生名錄,;蛟S百余年前,,他們就坐在這扇美麗的窗格之下,吟誦詩書,,追尋“云階”夢想,。
東西灌渠
奮斗數(shù)百年的幸福渠
沈村田野廣闊,最初的時候,,村里人口不多,墾殖的面積并不大,,雖然能用來灌溉的水源只有穿村而過的一條小溪,,但是也能滿足村民的需求。清代以后,,隨著人口繁衍日盛,,土地不斷被開墾出來,溪水已經(jīng)遠遠無法滿足村里的灌溉需求,。
“山背溪水白白流,,山前用水貴過油,!睂λ目释恢笨M繞著沈村人,,自康熙年間開始,就有沈村羅氏的同宗埔心人羅漱六,,散盡家財,,力圖打穿龍口山,,引水浸潤路溪,灌溉這里的萬畝良田,。但是直至羅漱六逝世,,也未能完成這一工程。這件事情,,成了東西灌渠工程的序曲,,在龍江多個姓氏的家譜中都有記載。
雖然第一次失敗了,,但是路溪人對水的渴望與追求從未停止,,后來在民國時,當?shù)赜钟卸辔婚_明紳士集資沿著羅漱六的足跡進行開鑿,,最終也是因為“資罄”而爛尾,。“我們那時候只能沿著溪流修筑水圳,,水圳蓄水非常有限,,而且旱季容易干,雨季容易澇,。水圳邊上的田地可以得到灌溉,,種些稻谷,稍遠一點便無法種植,,只能種一點耐旱的紅薯,、粟米之類的,產(chǎn)量很低,,!鄙虼彘L者們回憶道。
1949年之后,,龍門縣陸續(xù)修建了龍平渠等惠民的水利工程,,東西灌渠工程也隨之提上日程。在龍門縣委縣政府主導下,,由縣相關部門負責設計,、組織、施工,,運用測量定位技術,,對東西灌渠工程進行了規(guī)劃。隨后包括沈村村民在內的龍江人,,積極組織隊伍,,自籌伙食,開始了修筑。
為了提高工程效率,,汲取前兩次失敗的經(jīng)驗,,村民們專門從梅州五華請來打鉆能手,攻堅克難,,最終啃下硬骨頭,,前后歷時兩年,最終完成了這一工程,,東西灌渠于1964年全線通水,,此后數(shù)十年中,龍門縣及龍江鎮(zhèn)多次對東西灌渠進行疏浚和維護,,保證其通水和灌溉功能,,而今,東西灌渠依舊福澤沈村,、埔心,、甘坑等多個村子。
曾遭日寇侵擾
點點細節(jié)不能忘
說起過往,,最讓沈村長者們難以忘懷的還是那一次“走日本”的經(jīng)歷,。據(jù)老人們回憶,大約是在1944年夏天的一個晚上,。當時天氣悶熱,,地面十分干旱,正值稻谷灌漿的關鍵時候,,大家都在田里抗旱保墑,,剛結束一整天的繁重勞作,準備洗腳上田做晚飯,。
有些早回家的人,,相聚圍坐在村里大樹園里,這里生長著很多參天古木,,是沈村人夏季避暑的好去處,。大樹有古榕香樟,龍眼荔枝,,濃蔭蔽日也無蚊蟲,平時沒事的時候大家都喜歡講古納涼,,十分愜意,。
但是這段時間大家都非常焦慮,因為龍門縣城及周邊村落發(fā)生了很多日寇暴行,,很多村子被搶,,村民被殺。鑒于此,大家積極討論應對的措施,,并安排人輪流在村口放哨,,約定日軍來時,鳴鑼為號,,大家按照既定的路線,,向茫茫尖峰山撤退隱蔽,當時叫“走日本”,。
雖然提心吊膽,,但是鑼聲并未響起。就在大家稍微放松,、炊煙裊裊升起的時候,,突然一陣急促的鑼聲響了起來。大家頓時把心懸在了嗓子眼兒,,甚至都來不及滅了灶膛里的火苗,,就開始扶老攜幼,分散朝著尖峰山密林深處躲藏,。
年過八旬的老者沈倫添介紹,,當時在山上躲藏了一天一夜,蚊蟲叮咬不斷,,在山中高處,,還能看到村子里的篝火和隱約傳來的日軍的笑聲。第二天下山,,大家發(fā)現(xiàn)家里都一片狼藉,,沈倫添家中灶臺上堆了一堆的雞頭雞腳,到處是血污,,!八麄兛赡苁菚r間比較趕,吃雞和豬都不拔毛,,直接剝皮,。”那種凌亂血腥的場面,,讓人毛骨悚然,。
日本兵走了幾天之后,沈村逐漸恢復了寧靜,,但是沈倫添的一位堂叔家中發(fā)出陣陣惡臭,,蚊蟲不斷,這讓大家既好奇,,也擔心,。認真尋覓一番之后才發(fā)現(xiàn),在墻角一個不起眼的舊柜子里,居然藏了幾只割了頭的死雞,,已經(jīng)高度腐爛,。這次“走日本”讓村中損失不小,沈村村委委員李彩萍丈夫的爺爺,,就是在“走日本”時失蹤在茫茫尖峰山中,,再也沒有回來……
這次“走日本”的記憶,不僅在沈村老人沈倫添的記憶中,,也深深地烙在路溪何坑頭村,,87歲的老村支書何桂榮的記憶中。當時陳禾洞深澗上還未建七石橋,,日軍過橋的時候,,一個士兵連人帶馬摔死在了深澗中,村民發(fā)現(xiàn)之后,,在墜馬的地方撿到一把短刀,,他們還將馬尾毛剪下來,編織成小的捕鳥鎖套,,用了好多年,。雖然幾十年已經(jīng)過去,但兩位素不相識的老人,,在回憶的時間和細節(jié)上,,依然高度一致。
沈村
沈村地處龍門縣龍江鎮(zhèn)南部,,距離龍門縣城27公里,,距離惠州市區(qū)91公里。沈村背靠尖峰山,,東至平陵,,南至公莊,西部與北部與龍華相接,。沈村多山前臺地,,總面積6.1平方公里,含水田2073畝,、旱地320畝,、山地3276畝。這里物產(chǎn)豐富,,適宜耕作,,盛產(chǎn)龍眼、稻米,。下轄沈村、姚屋、北門,、坳塘,、白屋、樓角,、老圩,、西山8個村民小組,共441戶1447人,。村民姓氏主要由沈,、姚、羅,、謝四姓組成,。村子因沈姓而得名,歷史悠久,。雖然遺跡不多,,但據(jù)族譜記載,沈,、姚兩姓先民落戶于此已近六七百年,,是名副其實的古村,2020年沈村被龍門縣評為美麗鄉(xiāng)村宜居清潔村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