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1353”識字教學提升漢字運用能力
博羅舉辦小學語文低年級主題教研活動
博羅縣第七小學教師葉偉霞以《田家四季歌》為范例推廣“1353”識字教學模式,。 惠州日報記者盧泓宇 攝
惠州日報訊 (記者盧泓宇 通訊員曾水霞)日前,,博羅縣教師發(fā)展中心在該縣第七小學舉辦小學語文低年級主題教研活動,,向各縣直,、鄉(xiāng)鎮(zhèn)(街道)中心小學(中心學校)教師介紹、推廣小學語文低段“1353”識字教學模式等內(nèi)容,,助推全縣小學語文教學高質(zhì)量發(fā)展,。
當天,博羅縣第七小學教師葉偉霞以課文《田家四季歌》為范例,,將“1353”識字教學模式融入教學當中,,在激發(fā)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同時,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,;通過《小惠同學》等課外報刊,、書籍開展口語交流和書面習作練習,有效提升學生對課堂所學漢字的實踐運用能力,。
課堂演示環(huán)節(jié)后,,博羅縣第七小學教師劉惠良以“立學育人:小學語文低段‘1353’識字教學建模探究與實踐”為主題,系統(tǒng)介紹了“1353”識字教學模式的理念與成果,�,!�1”代表識字方法習得與運用的核心地位,“3”體現(xiàn)了“會認”“會說”“會寫”3個逐步提升的目標,,“5”代表了課堂教學中“初讀課文,、圈畫生字,,隨文識字、習得方法,,以字擴詞,、以詞拓句,,巧妙識記,、規(guī)范書寫,課堂延伸,、拓展識字”的5個流程,,另一個“3”代表了識字教學資源開發(fā)路徑的多樣性。
據(jù)了解,,“1353”識字教學模式源于博羅縣第七小學“立學育人:小學語文低段‘1353’識字教學建模探究與實踐”教學成果,。該成果提出了“多認少寫”“認寫分流”的教學理念,不僅有助于激發(fā)學生對漢字的興趣,,還顯著提升了其獨立識字能力,,實現(xiàn)了學生從“要我學”到“我要學”的轉(zhuǎn)變,為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提供了新的路徑參考,。該成果自2017年實踐檢驗以來,,已通過編印識字讀本、撰寫教研論文,、舉辦公開課等形式在12所聯(lián)盟校推廣應用,,取得了良好的反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