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府城而過的鵝湖,,西湖水從碧水關入城,,經(jīng)公卿橋,,由鐘樓注入西枝江,。
鵝城惠州,,有著優(yōu)美的自然環(huán)境和淳厚的民風習俗,。上了年紀的本地人對惠州山歌大多偏愛有加,,尤其對世代相沿的駁山歌這一民俗事象更是津津樂道,。何謂駁山歌?駁者,,反駁,、駁斥也,同時也有駁接,、對接之意,,與各地民間的斗歌、對歌近似,。山歌民謠是群眾集體的文學創(chuàng)作,,顯現(xiàn)出當?shù)厝嗣竦母星榕c習尚,。其源于生活,旋律優(yōu)美,,語言質(zhì)樸,,“心之憂矣,我歌且謠”,,真實反映出內(nèi)心的喜怒哀樂,。
惠州人以本地話所唱的惠州山歌,與客家山歌不同,,;葜菘图疑礁瓒酁槲迓曇粽{(diào),部分地區(qū)甚至為七聲音調(diào),,樂感趨向近現(xiàn)代,,與惠州山歌的音樂旋律特征存在較大的差異,;葜萆礁杌疽粽{(diào)僅有“哆來咪拉”四聲,,雖曲調(diào)質(zhì)樸,旋律平緩,,卻絲毫沒有影響情緒的渲泄與情感的傳達,。風景秀麗的惠州湖山是孕育惠州山歌的肥沃土壤,同時也是鵝城人唱山歌,、駁山歌的天然舞臺,。
“吾郡有水貫城中”,這水就是上下鵝湖,。當時上下鵝湖貫穿鵝城府城,,湖畔是街市中心,民居臨湖,,垂楊拂水,櫓聲咿啞,,埠頭浣女,,斜陽棹歌,仿佛江南水鄉(xiāng),。當年上下鵝湖的位置,,正是現(xiàn)今五四路、國慶路等處,。西湖水通過明月灣附近的碧水關流入上下鵝湖,,又通過城南鐘樓關口瀉出西枝江。鵝湖的歷史源遠流長,,晚唐惠州進士張昭遠曾在朝廷任上郎官,、起居舍人,,故其所居小巷(今都市巷附近) 被稱為舍人巷,而巷邊的湖稱為郎官湖,。宋代唐庚謫居惠州,,初居舍人巷,寫有《謫官湖》詩一首:“湖邊冷艷浸秋浦,,湖上寒光囀夜烏,。太白持杯問明月,為予題作謫官湖,,! 于是時人又隨唐庚把郎官湖改稱為謫官湖。至明代,,因“謫官”二字含意不祥,,又改謫官湖為百官池。明初惠州擴城,,“塞故道,,奪秀水之流注百官池”,再次鑿寬挖深象嶺余脈(今步行街國慶路)為湖,,以利西湖之水經(jīng)此湖而瀉出西枝江,。因湖處于萬石里(今中山南路)背后,故稱“萬石后湖”,。至清代,,為對應“鵝城”之名將百官池改稱為上鵝湖,改萬石后湖為下鵝湖,。
上下鵝湖其實是一項集守備,、泄洪、飲水,、浣洗,、消防等多項功能的綜合水利工程。據(jù)惠州晚明舉人葉春及《萬石后湖修筑橋堤記》記述,,明萬歷十五年(1587),,太守黃時雨了解到鵝湖一帶“關前堤潰,臺圮樓焚”,,不少土豪圍堤筑水塘私用,,以致“湖源漸匱”的實情后,“欣然謀諸鄭公,,出官錢八十緡,,鄉(xiāng)人輸八之一。”官員帶頭,,百姓跟隨,,籌措資金迅速啟動萬石后湖堤工程。通過疏浚湖池,,設置閘口,,擴寬加高湖堤水壩等來“遏水勢”,控制水位,,使“湖水常盈”,,一頃如鏡,!叭张L恬,,上蘭舟,蕩桂楫,,流盼兩岸遠山若蛾眉,,近若舞袖……魚初生,若銀,。鳥聲和鳴,,若笙簧之迭奏,!比~春及由此感嘆“百歲后魂魄猶思樂此”,。
民國時期的鵝湖地圖,其位置清晰可見,。
上下鵝湖一帶有碧水關,、函碧亭、印山亭,、公卿橋,、鐘樓等建筑。碧水關由太守江國霖取南北朝宋梁州剌史范伯年“臣居廉泉讓水間” 之意,。親題關額“廉讓之間”,,以喻鵝城風土習俗之淳美,警醒為政為官者須清明廉潔,,曾是惠州西湖一處著名的人文景觀,,可惜拆毀此關時,這塊“字跡遒美”的碑額竟未取出而被永遠地深埋地下,。碧水關上筑建函碧亭,“碧水涵秋”也是當時一景,。西湖水從碧水關引入城內(nèi),,上鵝湖中有似官印狀小島印山,“又號鵝渚”,,島上筑亭,,有楹聯(lián):“準提久無閣,;印山新有亭,!焙飨蛭髂,,經(jīng)公卿橋至下鵝湖,從鐘樓關閘注入西支江,。公卿橋原名平湖橋,,因鵝城當時有“鱷湖平,出公卿”之說而易名為公卿橋,。一語成讖,,明嘉靖四十四年(1565),鵝城萬石里的葉夢熊進士及第,,后“因功勛卓著不斷加封官職,,累官至兵部尚書,加太子太保,,恩蔭三代,。”堪輿之論,,見仁見智,。然而改善環(huán)境,美化湖山,,確實能夠助益百姓修養(yǎng)的提高和良風美俗的構(gòu)建,,所謂“山川氣開,人文運振”,。
“駁山歌活動在惠州民間歷代相沿,,有些居民在平日晚上閑暇之時駁上幾句,或在喜慶之時相聚對駁,。但是,,牽動全城的大規(guī)模駁山歌活動多在中秋之夜,!被葜菝袼讓<覅巧僦,、林慧文二先生如是說。每逢中秋月夜,,鵝湖兩岸民居掛起各色燈籠,,桌幾擺上月餅、時令瓜果,,招朋呼友,,煮水沏茶于月下,引吭高歌,盡情對唱,,直抒心聲,,徹夜不散。唱者觀者,,不論貧富,,熙攘和睦,一派升平景象,。山歌內(nèi)容多半是男女情愛,,抑或相互逗趣譏諷。如男女合唱:“八月十五看月華,,哥出月餅妹出茶,,食哥月餅甜到肚,飲妹細茶心開花,,! 歌謠意切情真,向往自由戀愛,。又如男方唱:“對面紅衫系嬌娥,,幾時坐落我膝頭哥,答得我蠃系大嫂,,答我無贏系老婆,。”女方答唱:“奔狗仔,,你三兩雞仔學人啼,,你妄想,你想爛心肝冇藥醫(yī),!”雖歌詞有些俗氣,,但也表現(xiàn)了被剝奪正常愛情生活的人們對“綱常倫理”的叛逆,以及對幸福生活的追求,。歌者中有有備而來,,也有即興而歌。山歌是百姓思想感情最真實,、最深切的流露,。生活中有悲欣苦樂,與其愁緒滿腔,,何不直面人生,。且聽歌者一唱一答:“有女無好嫁疍家,嫁到疍家真系差,,睡到三更正發(fā)夢,,又愛開網(wǎng)打魚蝦,。”“有女愛嫁疍家村,,蕩出頭蓬似衙門,一塊魚干三杯酒,,好過朝廷人做官,。”體現(xiàn)出樂觀的人生態(tài)度,。
我國民俗學鼻祖鐘敬文教授指出:“民俗的娛樂功能顯而易見,。人類創(chuàng)造了文化,目的是為了享用它,。人不可能日復一日,、永無止境地勞作,必須在適當?shù)臅r間進行適當?shù)膴蕵坊顒,,休息體力,,調(diào)劑精神。享受勞動成果,,進行求偶,、社交等活動,! 民間娛樂活動是生活的調(diào)節(jié)劑,,唱山歌、駁山歌所起到的調(diào)節(jié)功能,,不言而喻,。在某種意義上,民間習俗是一種維系社會團結(jié)的力量,,能將處于不同空間的社會成員聯(lián)系在一起,,和諧相處。
上下鵝湖后來因種種原因而被填沒筑路,,鵝湖不復存在,,城市景觀因之發(fā)生變化,延續(xù)了千百年的惠州城內(nèi)中秋駁山歌活動戛然而止,,;葜蓠g山歌這一民間自發(fā)的民俗事象,在國內(nèi)外城市中似乎并不多見,,它具有久遠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內(nèi)蘊,,充分顯現(xiàn)了古老鵝城別樣的人文風情。它的消失或許是歷史的“宿命”,,卻難免使人感到惋惜,。但愿鵝城秋月駁山歌這塊民俗碑石永不淡出美麗惠州的城市記憶,,因為它銘刻著惠州這座嶺東名城的歷史與文化。
(琶洲羽正 )
,。ù宋脑2015年9月20日惠州日報刊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