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龍門縣以打造更具人文氣息的文化強縣為目標,,堅持以服務群眾為核心,,堅持正確的文化發(fā)展方向,,堅定文化自信,,深化改革創(chuàng)新,,繁榮文藝創(chuàng)作,,加強文化遺產保護,,拓寬文化惠民覆蓋面,,加強文化市場監(jiān)管和文化隊伍建設,,各項文化事業(yè)呈現良好的發(fā)展態(tài)勢,。其中,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,。2015年至2018年,,龍門縣共申請省級專項資金1210萬元,用于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工程設計,、文物本體修繕和保護規(guī)劃編制等,。目前,永漢鎮(zhèn)鶴湖圍文物保護單位本體修繕正有序進行中,,預計今年底可完成修繕工作,。
鶴湖圍
有百余年歷史,具有較高藝術科學價值
日前,,記者在永漢鎮(zhèn)鶴湖村走訪看到,,有著100多年歷史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鶴湖圍正在修繕中。據介紹,,鶴湖圍始建于清代同治二年(1863年),,坐西北向東南,總面闊79.97米,,總進深77.10米,,占地面積約6166平方米,共有108間通廊房,。其結構為三堂,、四橫、一外圍,、四碉樓,、一望樓(中心樓)、一斗門,,是惠州市唯一的前有大面積池塘連結兩側壕溝,、三面環(huán)水、圍后山地的城堡式客家圍樓,,具有較高的藝術,、科學價值。
近年來,,不少人尋村問巷地找到這個古村落一探究竟,,就為了身臨其境地感受這座經歷百年風雨的鶴湖圍,聽它古老而悠長的故事,,觸摸歷史的痕跡,。而鶴湖圍村的每一塊石礫,每一片瓦磚,每一幅雕花,,都遺留著歷史的蹤跡,。
現在,在鶴湖圍前大門擺放了修繕方案和效果圖,,圍內原居住的村民都已搬走,,工人們正細致地開展修繕工作。對于鶴湖圍的修繕,,原住村民們翹首以盼,,他們只要有空就回到鶴湖圍大門口坐一坐、瞧一瞧自家房屋維修情況,。
修舊如舊,,計劃今年底完成修繕
據悉,鶴湖圍修繕設計方案獲得省文物局批準,,于去年正式啟動修繕工作,,工程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古建筑進行修繕,保持原有風貌,。修繕內容包括對鶴湖圍文物保護單位本體進行修繕,,修復排水、照明,、消防工程等,。項目計劃投入資金630萬元,預計今年底完成,。
據龍門縣文廣新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,,鶴湖圍在2001年被錄入《南粵客家圍》,2009年入選第二批廣東省古村落,,2010年被列入第六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,,2012年入選第三批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,2017年被列入中央財政支持范圍的中國傳統(tǒng)村落名單,。鶴湖圍具有較高的歷史,、藝術和科學研究價值,有深厚的文化底蘊,,且交通便利,有廣闊的文物旅游發(fā)展前景,。
根據我國“保護為主,、搶救第一、合理利用,、加強管理”的文物保護方針,,龍門縣通過多種措施加強對古建筑的保護與利用,有計劃地對具有特色的古建筑在保護中開發(fā)利用,充分利用旅游產業(yè)市場的巨大空間帶動古建筑的保護,,使之得到生命力更強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,。因此,修繕后的鶴湖圍有望成為龍門縣的一個旅游景點,,讓更多人了解認識鶴湖圍王氏族人的歷史,,了解龍門的傳統(tǒng)文化。
措施
3年多來121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文物保護
古建筑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物質財富,,是先人聰明才智和勤勞的結晶,。如何保護好并在保護中開發(fā)利用好古建筑顯得越來越重要。
據統(tǒng)計,,目前,,龍門縣共有文物保護單位51處,其中省級文保單位6處,,市級文保單位11處,,縣級文保單位34處,中國傳統(tǒng)古村落3處,,?h文廣新局負責人表示,近年來,,龍門縣以打造更具人文氣息的文化強縣為目標,,落實各種措施,大力加強文化遺產保護,。
具體來說,,龍門縣積極編制了《鶴湖圍文物保護規(guī)劃》《見龍圍與炮樓文物保護規(guī)劃》和《功武村古建筑群文物保護規(guī)劃》等文保單位保護規(guī)劃,為接下來文物保護工作作出指引,;積極提升文物保護單位級別,,2017年推薦了繩武圍、三寨谷造紙遺址,、白芒坑革命舊址3處文物單位申報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,,2018年啟動了龍門縣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申報認定工作;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申報工作,,2015年至2018年共申請省級專項資金1210萬元,,用于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工程設計、文物本體修繕和保護規(guī)劃編制等,。除當前正在修繕的鶴湖圍外,,功武村古建筑群、見龍圍與炮樓第一期修繕工程也正在籌備中,,! 』葜萑請笥浾唿S宇翔 特約通訊員黃偉光 通訊員沈知尚
來源:2018-08-30 惠州日報